1. 首页 > 钓目标鱼 > 钓鲢鳙

钓鱼高手这样钓鲢鳙,频频上鱼,就像拉白条一样!

鲢鳙,是中上层滤食鱼种,
所以,钓鲢鳙,多在在中上层,也就是钓浮,底钓,则比较少见。
这其实有一个误区,因为水流湍急的水域中,
雾化料,很容易被冲走,
所以,钓底,就成为了唯一的选择。
想要底钓鲢鳙,需做到饵料配置、调漂、钓法、抓口,四个环节的准备,
底钓鲢鳙,一旦发窝,连杆效果,
比拉白条也差不到哪里去。
钓鱼这个事,能选择合适的天气、合适的出钓时机,
合适的水域、合适的钓深,那自然是再好不过,
但是,钓无定法、水无常形,
所以刻意的去匹配,反而不太现实。
对钓鱼人来说,做到自己能做的,并将其做好,
这样就算天气不太合适,出钓时间差一些,
钓点选得不那么尽善尽美,
渔获也不见得差到哪里,
底钓鲢鳙所需要的四个环节,
就是如此,只要做到,就会发现,
相对于钓浮,底钓效果也并不差。
环节一、饵料中多加些面粉,能有效让饵料沉底后再雾化
钓鲢鳙,一般多会用打浮、打频率的的方法,
快速的在窝点的中上层,
抽出一大片雾化区域,鲢鳙才能快速进窝。
底钓鲢鳙用的饵料,有别于钓浮,
饵料不能进水就溶散、不落底就雾化完,
在味型上,并没有过多的讲究,
酸臭、酸甜的味型,始终是鲢鳙的最爱。
(鲢鳙狂口诱)
想要让饵料沉底后再雾化,
可以在饵料中,多加点面粉,面粉添加的比例,
约为饵料体积的25%即可,
搅拌好了之后,即可捏成饵团,
手抛到窝点做窝料,也可直接附钩,做搓饵使用。
加入面粉的饵料,粘稠度比较大,
入水之后并不会马上溶散,饵料落底后,
则会随着面粉吸水,饵料会在水底溶散。
环节二、调高钓低,双钩到底,鱼口讯号更为真实
底钓鲢鳙,在调漂思路上,建议调高钓低,
因为饵团搓的比较大,所以需要多预留一些浮漂的剩余浮力。
如调十钓二,调八钓二,都可以,
双钩在水底的状态,建议以双钩都躺底,
不用担心子线弯曲,太过于迟钝。
因为鲢鳙体型较大,进食时吞食力度也不小,
所以,过于灵敏的钓组,
反而会导致浮漂的杂乱讯号比较多。
环节三、有效的漂相判读,是提高中鱼率的有效技巧
底钓鲢鳙时,很多老鸟根据漂讯的判读,
将中钩漂讯,分为三种,分别是大顿口、大黑漂为鲢鱼中钩漂相,
阴漂为鳙鱼中钩漂相,其他漂相,
都可以认为是鲢鳙进窝、蹭线、撞漂的漂相。
鲢鱼,也就是白鲢的吃口相对凶猛,
只要发现食物,就会大口吞咽,
会在无意中将鱼钩吞食进嘴,
被刺穿鱼唇之后,则会大幅度摆动,
造成黑漂,或者顿口,幅度非常大,迹象很清晰。
鳙鱼,也就是花鲢,食口相对柔和一些,吞食力度也会小很多,
有经验的钓友,则会以阴漂为中鱼漂相,
既浮漂会慢慢的下沉,幅度不需要太多,三分之一目即可。
为了达到这种观漂效果,
有经验的钓友,会将钓目调整为露出水面1目格,
也就是漂目中分割的黑格,只要目格慢慢消失,
马上提竿,几乎百分百中鱼。
除了这两种漂相,其他的漂相,
小顿口、小黑漂,亦或者其他的漂讯,
都可以视为鲢鳙进窝蹭线、撞漂的漂讯。
环节四、弄明白钓法原理,注意下杆频率,连杆能连到手软
这种底钓鲢鳙的原理并不复杂,
饵料因为加入面粉,所以粘稠度比较大,
不管是抛洒窝料,还是手竿抽窝,
饵料都会沉底,并且随着沉底时间,而慢慢的溶散。
等到窝料积攒得差不多了,快频率的抽窝,
会搅动水底已经开始溶散的饵料翻涌,
但主要是在水底20~40厘米的空间翻涌。
用不了多久,翻涌、雾化的饵料,
就会吸引水中的鲢鳙进窝,
因为投放的窝料、手食数量比较多,
只要能做到持续的抽窝,就始终能将鱼群留在水底。
这种钓法,水流湍急时可以使用,
水流缓慢,或者封闭水域,也可以使用,
只要窝料足够,抛竿的频率稳定,
离底的溶散、雾化诱鱼区能持续很久,
而且相较于钓浮,底钓诱鱼的效果更持久,
一旦中鱼,马上将鲢鳙拉离窝点即可,
不用担心炸窝,连杆中鱼的效果,和拉白条差不多。
春季钓鱼渔具推荐:
1.天魁超轻台钓竿
天魁这款鱼竿做工和质量都无可挑剔,
而且重心比较靠后,拿起来真的很轻,
6米3的鱼竿拿在手上,
跟拿着一根4米5的差不多,
很适合高频率抛竿作钓。
2.狂刀鱼线,超柔软不缠线不打卷
狂刀这款鱼线拉力十足,
不涨号,不易缠线,也不易打卷。
而且鱼线非常柔软,入口性极佳,
能避免鱼吃饵挡口的现象。
非常适合钓轻口鱼和猾鱼时使用。
3.渔夫子芦苇高灵敏浮漂
渔夫子的这款浮漂采用高透光性荧光漆,
漂尾看上去十分清晰,
而且是芦苇材质。
自重轻,灵敏度也很高。
尽管鱼的吃口很轻,调1目钓1.5-2目,
吃口也非常清晰,
非常适合长竿钓轻口鱼使用。
4.老三样鱼饵
老三样这套鱼饵配方很多老钓手都在用,
无论是诱鱼还是留鱼,效果都十分不错,
饵料入水后逐渐膨胀成棉花状,入口性极佳,
鱼只要轻轻一吸就能把饵料吸入嘴里,
能大大提高中鱼率。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收集,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mvgz.com/diaolianyong/1514.html